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這代表如果志願橫跨這兩類校系的學生,在學測時必須選考兩科數學,且這兩科數學有互不包含的單元,若跨考數A和數B的學生得另外花時間去補修沒有學到的內容(筆者是苦主之一)。所以筆者反倒覺得學習歷程檔案是增加了高中生每學期的負擔,紓解高三生壓力的效果十分有限。
Photo Credit: 截圖自作者 筆者認為,這有可能是大家還卡在從舊課綱編年體到新課綱主題式的尷尬階段,因此誕生目前這本編年體不成、主題式不就的四不像課本。Photo Credit: 教育部 教育部的美意是將高三一次整理高中三年資料的負擔,平攤到各學期,然而事與願違,作為一名學測後正在整理備審資料的高三生,筆者並不認為如今身上的擔子有比的學長姐輕多少,依然要針對志願科系寫自傳、學習歷程綜整心得,或是一些科系要求交出千字小論文。社區高中的學生在這方面則遜色不少,沒有學校主動提供的資源,需要自己另尋出路。分擔或負擔?──學習歷程檔案 按照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說法,學習歷程檔案的初衷是為了減輕學生在高三準備備審資料的壓力,能夠在高一高二時就養成紀錄學習歷程的習慣,每學習上傳數個檔案,可以是課內作業或報告,也能是參與課外活動的所得。至於後者,不少人認為將中國史改為東亞史是「去中國化」,筆者對此倒是持不同的看法以中國在東亞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課本裡想不多提都很困難。
可一個才十幾歲的青少年,又能多肯定自己的目標?究竟這是不是侷限了年輕學生對未來的探索和想像? 大學教授們對於這諸多質疑都給出十分冠冕堂皇的答案,不斷強調學習歷程檔案的發想是為了呈現每個學生的獨特性,絕非累積漂亮履歷的軍備競賽。在對整個歷史脈絡不精熟的情況下,主題式教學確實很難讓學生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其中超過一半來自東南亞國家,而來源遍布越南、印尼、泰國、香港等地。
另外,如果民眾因為疑似預防接種受害情形就醫,而需要付的非健保給付醫療費用,造成生活困難,可以洽詢醫療院所社工轉介地方政府或民間基金會等等,申請相關救助資源。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案21792),為南部30多歲男性,曾接種2劑BNT疫苗,3月14日開始陸續出現喉嚨不適、畏寒及咳嗽等症狀,自行購買家用快篩陽性後,3月1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11.4),感染源調查中,衛生單位將持續進行疫調及相關防治工作。新聞來源 新增7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74例境外移入(衛福部新聞稿) 指揮中心澄清媒體報導有關「疫苗開打周年 4問題讓受害救濟難跨高牆」(衛福部新聞稿) 延伸閱讀 【疫苗最新資訊】一次掌握台灣COVID-19疫苗施打與購買情形 輝瑞BNT在美國申請緊急授權,為65歲以上長者施打第4劑 台灣COVID-19最新疫情與變化(持續更新)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Photo Credit: 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澄清:並沒有「疫苗開打周年,受害救濟難跨高牆」的問題 針對媒體報導質疑,政府現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出現求救無門、申訴繁瑣、等待太長、判定太難等4大問題,發言人莊人祥今日回應,澄清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只要上網登錄、填寫申請書即可。
首先幼兒園案由於前幾天有家人檢測結果陽性,監測期延長至3月25日。莊人祥說,現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除至接種地衛生局直接提出申請外,亦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案件登錄網頁進行登錄。
境外移入基因定序,新增2例Omicron中重度個案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針對這週病毒基因定序結果進行說明,共新增65例Omicron變異株,無新增Delta案例。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52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越南(18例)、美國(9例)、印尼(7例)、加拿大(3例)、波蘭(2例)、柬埔寨、香港、南非、馬來西亞、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及英國(各1例)移入,另26例調查中。另外昨(17)日共接種7萬5372人,第一劑疫苗覆蓋率為83.26%,第二劑是77.85%,追加劑覆蓋率為47.61%,而基礎加強劑的覆蓋率則達到0.81%。指揮中心也指出,目前尚有4條追蹤中的感染鏈。
除此之外,指揮中心公布本週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共新增65例Omicron變異株,其中更新增2例Omicron中重度個案,1例為境外移入,另1例則為本土個案。目前Omicron變異株個案共計1209例,其中808例為境外移入,401例為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指出,加上今日新增的本土案例,目前還有4條待釐清的感染鏈。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該案為50多歲本國籍男性,有慢性病史,且曾經接種2季BNT滿3個月以上。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17日至今(2022)年3月17日。
不但不須付費,政府也會代為執行病歷調閱,民眾只需完成填列申請書即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個案,無新增死亡。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另外目前還有雙北群聚案、基隆商圈的案21497、以及今天新增的案21792。3月份因為前往診所復健的關係被匡列,採檢確診且病毒量由低轉高,在住院過程中血氧飽和度下降,出現右下葉肺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週新增1例Omicron境外移入中重度個案,是中度肺炎。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行政院長蘇貞昌最近和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在總質詢中的「反質詢」風波惹議,游錫堃昨(17)日召集朝野黨團協商,國民黨團在會議中再次抗議立法院長游錫堃面對此事處理不公正,並有人提出讓「官員不得反質詢」入法。
質詢本來就是講了以後,講得好壞都讓人民評斷,他以前當省議員時也不是說了就贏,也曾因為遭官員反質詢「被漏氣」,但「我也要培養反反質詢的能力」, 游錫堃表示,現行中華民國法律中,未有反質詢之規定,反質詢定義在法律上並不清楚,此觀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委員正式提出相關修法草案,游錫堃表示:「如果法有依據,何必提案修法?」 蘇貞昌:還要修法保護的立委也太弱了 立法院今天繼續進行施政總質詢。曾也舉例,過去包含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擔任立委時,現任立委陳歐珀、管碧玲都曾抗議遭官員反質詢。
蘇貞昌表示,過去那種把官員當狗罵的時代,應該讓它過去了,這個時代連狗都不應該這樣亂罵,很希望透過詢答,好好地說明政策。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被質詢不得拒絕答覆質詢,答覆也不可超過質詢範圍之外,若違反主席可以制止。
蘇貞昌會前受訪時表示,立委已經有言論免責權的保護,「這樣還要修法保護立委,會不會讓人覺得這樣的立委太弱了?立委拿著牌子圍著官員不斷叫囂,這樣叫質詢官員,相信國人也看不下去。游錫堃認為,蔣萬安當天的質詢,若就停電跟反攻大陸那就「不搭嘎」超過質詢範圍。
中央社實習記者陳亮至攝 3月11日 昨天朝野協商「18歲公民權修憲案」,不過各黨則花了不少時間討論,最近蘇貞昌在總質詢的風波,是否落實《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範。延伸閱讀: 先不論內閣是否可以「反質詢」,其實英國也有「執政黨罵在野黨」的傳統 關於「質詢權」:質詢範圍有受限嗎?是否可以拒答質詢?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但民進黨團反對,協商最後沒結論。管碧玲也附和,「沒有要入法」。
蘇貞昌和蔣萬安的「反質詢」風波延燒 近來蘇貞昌與蔣萬安多次針鋒相對,立法院11日院會總質詢,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為303全台大停電,指政府已花了一千多億要老舊線路更新、全面檢修,要求蘇貞昌「承諾不停電」,蘇貞昌則當場回應,「你祖父還承諾要反攻大陸咧,要講這個不會輸你啦」。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對於蘇貞昌的態度依然強硬,蔣萬安今天則回應表示,蘇院長一開口就是猴子、狗。立委就是把質詢的工作做好,立法院長游錫堃就是把維持議事中立的工作做好,行政官員依法回答問題,質詢是為國家找未來,立委透過問政監督政府 ,不是攻擊防守的問題,蘇院長不斷用漫罵、人身攻擊方式,是無法掩蓋政府至今無法解決用電問題,以及電網脆弱的事實。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他也呼籲游錫堃維護立法院議事公平處理。
因此常常要邀請優秀人才到政府來,人才不肯來的理由就是不願意面對謾罵式的立委。對此,蔣萬安在受訪時表示, 這樣的比喻非常不倫不類。引發討論後,蘇貞昌隔天出席公開活動受訪時更說,國會殿堂質詢變成如「街頭小混混」挑釁,他一直耐著性子回答,如果是這樣,「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才回應蔣萬安。反質詢爭議涉及憲法層次與立院尊嚴,游錫堃應該保持中立並制止不當的行為。
曾銘宗也引用《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相關規定,指出憲法賦予立委向行政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曾銘宗表示,國民黨團並沒有要求修法將官員不得反質詢入法,因為現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就已有所規定,「質詢之答復,不得超過質詢範圍之外」,黨團是要求依法執行。
立法院是國會殿堂,不是動物園。蘇貞昌今天出席院會前受訪則表示,過去那種把官員當狗罵的時代應該過去了,希望透過詢答,好好地說明政策。
游錫堃說,議場攻防,每個立委都要「攻守兼備」,有辦法攻就要有辦法守,「充實自己」才是上策。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回應,立法院是最大競技場,朝野攻防很常見,過去國民黨執政時,很多立委也被行政院前院長吳敦義答詢時「電過」,吳敦義的口才好,對立委都是很大挑戰,「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柯建銘表示,反質詢很難入法規範。